热门搜索:仲裁法仲裁案件

    南平仲裁委员会/南平国际仲裁院金融纠纷仲裁调解规则


    (2019年5月22日南平仲裁委员会一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
    2022年2月21日南平仲裁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修订并通过
     
           第一条  为创新国家“一带一路”仲裁调解体系,更好地运用仲裁调解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76号)精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关于仲裁调解的规定,南平仲裁委员会/南平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本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金融纠纷,可以提交调解中心调解。
          本规则所称的金融纠纷包括:
          (一) 存款和借款纠纷;
          (二) 担保纠纷;
          (三) 理财纠纷;
          (四) 票据、信用证、银行卡等支付结算纠纷;
          (五) 保险纠纷;
          (六) 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纠纷;
          (七) 期货纠纷;
          (八) 外汇、黄金交易纠纷;
          (九) 融资租赁纠纷;
          (十) 信托纠纷;
          (十一) 保理和代付纠纷;
          (十二) 典当纠纷;
          (十三) 金融衍生品纠纷;
          (十四) 其他金融纠纷。
          第三条  本会根据一方、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的申请受理仲裁调解案件,遵循合法、自愿的原则。
          第四条  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是否约定了仲裁管辖,均不影响当事人依照本规则向本会申请调解。
          第五条  凡当事人同意通过本会进行调解的,均视为同意按照本调解规则进行。
          第六条  当事人申请本会进行仲裁调解的,应向本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调解申请书,内容包括: 
          1.各方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联系方式; 
          2.调解请求及争议的事实。 
          (二)其认为适当的其他文件和证据材料。 
          (三)身份证明文件。
          以上材料需提交一式两份。
          第七条  本会收到调解申请书及其附件后,经审查完毕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调解立案,并向被申请人通知申请人的调解意向及有关案件事实。
          第八条  调解申请人应在收到调解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按照调解案件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第九条  调解通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邮寄等方式发出,送达方式由本会决定。
          第十条  申请人自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被申请人自收到调解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可以登录本会网站,在仲调员名册中共同选定一名仲调员。
          未共同选定或逾期未选定的,由本会指定一名仲调员进行调解。
          选定仲调员后,本会应及时将仲调员选定情况通知双方当事人。
          第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但应当向调解中心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十二条  仲调员接受选定或者指定后,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对仲调员独立性、公正性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形,应当书面披露。
          第十三条  案件的具体调解工作由仲调员负责。仲调员应当公平、公正对待各方当事人,协助并积极促进当事人解决争议。
          第十四条  仲调员应当在确定的地点和时间对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调解。仲调员可以根据双方通过书面或口头提出的建议选择线上或者线下的调解方式。
          第十五条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出调解建议或方案,直至最终达成合意。
          若双方当事人就调解方案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仲调员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情况,遵循公平合法合理的原则,向当事人提出解决争议的调解方案,并由双方当事人作最终确认。
          第十六条  经过调解,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协议对各方当事人有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调解协议之约定,全面履行调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本会根据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出具仲裁调解书或以裁决方式出具裁决书。
          当事人申请本会根据本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的,视为同意放弃选择仲裁员、答辩期以及开庭审理等程序性权利,由本会书面审理后作出。
          第十七条  调解期限为一个月,自本会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计算。经双方当事人申请并经本会同意,调解期限可以延长。
          第十八条  被申请人经本会依法通知,明确表示拒绝调解或根据相关事实足以认定其拒绝调解的,经告知申请人应当主动撤回调解申请。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会应当终止调解程序:
          (一)调解申请人主动撤回调解申请的。
          (二)调解被申请人明确表示拒绝调解的。
          (三)经调解,各方当事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调解期限届满的。
          (四)仲调员认为调解已无成功的可能,向本会申请终止程序,经本会同意的。
          (五)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
          (六)其他应当终止调解程序的情形。
          第二十条  符合本规则第十九条第一款至第四款情形而终止调解程序的,本会应当告知各方当事人调解终止及其理由。
          第二十一条  如当事人双方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实际履行的,视为同意本会对与该调解协议有关的争议具有管辖权。
          如未能达成调解协议,但仲裁调解申请人及被申请人均明确表示同意由本会根据调解规则进行调解,或根据当事人之行为足以认定其同意调解的,除非另有声明,否则视为同意本会对原纠纷具有管辖权。
          第二十二条  对于本会具有管辖权的调解案件,若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经任何一方当事人申请,调解程序可以转化为仲裁程序。本会依照《南平仲裁委员会/南平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启动仲裁程序,依法作出仲裁裁决。
          本会对调解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则由当事人另循法律途径解决。 
          第二十三条  调解程序转为仲裁程序的,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之后的仲裁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者仲调员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或建议以及书面材料作为其仲裁请求、答辩或者反请求的依据。
          当事人亦不能要求仲调员在之后的仲裁程序中作为证人。
          第二十四条  调解案件程序中的仲调员不得在之后的仲裁程序中担任仲裁员或者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双方当事人均同意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本会根据收费标准收取案件调解费、处理费。如当事人的要求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的,申请方应按照本会收费管理办法补缴仲裁费用。
          第二十六条  本会的仲裁员同时具有仲调员的资格。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未尽事宜,可参照《南平仲裁委员会/南平国际仲裁仲裁规则》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本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返回顶部